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基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13
作者
葛春 [1 ]
费秀芬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2] 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系
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 农村教师; 日常反抗;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09.04.006
中图分类号
G423.07 [课程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新乡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自身设计中的缺陷与实施上的偏差以及农村教师个人情感、自身特点、群体文化与课程改革存在内在的冲突等。对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研究者们应当理性地看待,既要正视它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阻力”成因解析 [J].
林丹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30-33
[2]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 [J].
刘义国 .
教育学报, 2008, (01) :32-36
[3]  
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 操太圣,卢乃桂.课程.教材.教法. 2003(01)
[4]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J].
杨启亮 .
教育研究, 2000, (04) :24-28
[5]  
弱者的武器[M]. 译林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Scott, 2007
[6]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