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被引:267
作者
何中虎 [1 ,2 ]
夏先春 [1 ]
陈新民 [1 ]
庄巧生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 CIMMYT中国办事处
关键词
育种; 分子标记; 产量潜力; 加工品质; 抗病性; 普通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近10年我国小麦育种研究在3个方面取得新进展: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周8425B、鲁麦14和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在全国小麦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育种技术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但育种工作也存在4个主要问题。从育种角度评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连锁标记和功能标记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的重点领域。概括小麦品质研究中与育种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和方法,即面包、面条和饼干品质育种中的品质评价方法和选择指标,建议今后加强5个方面的工作。对未来小麦育种中的4个重要问题做了分析,提出国内进一步加强高产潜力研究的初步设想,建议加大持久抗性的研究力度,重视抗旱、抗热及适应性等与气候变化相关性状的研究,还分析了种业商业化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5 条
[1]   北方馒头品质评价方法的比较 [J].
陈东升 ;
张艳 ;
何中虎 ;
RJPea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1) :2325-2333
[2]   我国小麦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振声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12 (02) :1-4
[3]   软红冬小麦品质性状与饼干直径的关系 [J].
姚金保 ;
Edward SOUZA ;
马鸿翔 ;
张平平 ;
姚国才 ;
杨学明 ;
任丽娟 ;
张鹏 .
作物学报, 2010, 36 (04) :695-700
[4]  
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 and its utilization for wheat genetic improvement in China[J]. Wuyun Yang a, Dengcai Liu b, e, Jun Li a, Lianquan Zhang b, Huiting Wei a, Xiaorong Hu a, Youliang Zheng b, Zhouhu He c, d, Yuchun Zou a a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hengdu 610066, China. b 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ujiangyan city, 611830, China c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National Wheat Improvement Centr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
[5]   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412S的育性转换及其APRT基因的表达 [J].
张建奎 ;
董静 ;
宗学凤 ;
余国东 ;
戴秀梅 ;
阮仁武 .
作物学报, 2009, 35 (04) :662-671
[6]   小麦籽粒产量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J].
张坤普 ;
徐宪斌 ;
田纪春 .
作物学报, 2009, 35 (02) :270-278
[7]   中国面条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研究 [J].
张艳 ;
阎俊 ;
HYoshida ;
王德森 ;
陈东升 ;
TNagamine ;
刘建军 ;
何中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1) :158-165
[8]   软质小麦品质性状与酥性饼干品质参数的关系研究 [J].
张岐军 ;
张艳 ;
何中虎 ;
R J Pea .
作物学报, 2005, (09) :1125-1131
[9]   小麦育种策略探讨 [J].
程顺和 ;
张伯桥 ;
高德荣 .
作物学报, 2005, (07) :932-939
[10]   不同加水量对北方馒头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J].
陈东升 ;
张艳 ;
何中虎 ;
王德森 ;
Pea R J .
作物学报, 2005, (06) :73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