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

被引:59
作者
孙枢 [1 ]
王成善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关键词
“深时”研究; 沉积学; 气候变化; 地球表层系统; 沉积记录;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5.003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环境与资源效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仅仅对现代和第四纪气候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全面了解地球表层及气候系统需要研究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系统的发展演化。基于这样一种需求,从沉积记录研究前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古气候变化及重大地质事件,并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的"深时"(Deep Time)研究计划在国际地球科学界逐渐形成。"深时"研究将聚焦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探讨气候变化的极限和速率、大气成分和大洋成分变化、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以及生物圈、固体地球与太阳的联系等,最终揭示地球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联系。"深时"研究将通过解译、定年和模拟的基本方法,发展完善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保存良好、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是重中之重。可以预见,"深时"研究将与"深空"(Deep Space)、"深海"(Deep Sea)和"深部"(Deep Interior)研究计划一样,成为未来国际和国内地球科学重大研究领域。同时,在开展"深时"研究过程中,沉积学也将扮演核心学科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92 / 81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 [J].
王成善 ;
戴紧根 ;
刘志飞 ;
朱利东 ;
李亚林 ;
贾国东 .
地学前缘, 2009, 16 (03) :1-30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 [J].
秦大河 ;
罗勇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02) :16-21
[3]   21世纪国外深空探测发展计划及进展 [J].
韩鸿硕 ;
陈杰 .
航天器工程, 2008, (03) :1-22
[4]   Gaia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 [J].
孙枢 ;
王成善 .
地质学报, 2008, (01) :1-8
[5]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一井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与初步进展 [J].
王成善 ;
冯志强 ;
吴河勇 ;
王璞珺 ;
孔凡军 ;
冯子辉 ;
任延广 ;
杨甘生 ;
万晓瞧 ;
黄永建 ;
张世红 .
地质学报, 2008, (01) :9-20
[6]   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对地球表层循环的影响及其触发机制 [J].
赵玉龙 ;
刘志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4) :341-349
[8]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 [J].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10-717
[9]   走向“地球系统”的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雏形及我们的机遇 [J].
刘东生 .
中国科学基金, 2006, (05) :266-271
[10]   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 [J].
冯东 ;
陈多福 ;
刘芊 .
沉积学报, 2006, (02) :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