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经济发展构想

被引:8
作者
薛任君 [1 ]
熊楚才 [2 ]
丁新正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中日经济法研究所
[2]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3] 长沙新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新农业经济; 战略目标; 发展模式; 发展规划; 运行机制; 支撑体系;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分析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现状、表现形式与特征入手,揭示了传统农业模式的历史进程及其弊端。认为中国的新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重新定位"三农",走出"三大误区",谋求"四个同步"。即走出过分强调GDP增长,忽视农业经济发展地位的误区,走出过分强调城市带动农村,忽视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同步发展的误区,走出过分强调城市化人口比率,忽视城市承载能力的误区;谋求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同步、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同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文化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一个战略目标"、"三大发展规划"、"四大运行机制"、"五大支撑体系"、"六大制度体制创新"。"一个战略目标"即以人为本,推进农业、农民、农村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三大发展规划"即引导农业、农民和乡镇分流发展、转移发展、减负发展的远景规划。"四大机制"即农业投资机制、农业市场机制、农业安全机制和农业监管机制。"五大支撑体系"即政府主导体系、金融支撑体系、科技教育支撑体系、社会"三保"配套体系、法制配套体系。"六大制度体制创新"即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村科技体制创新、农业人才体制创新、农村保障体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观光休闲农业开发规划与模式选择探讨 [J].
陈念东 ;
陈励颖 ;
谢志忠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49-50+52
[3]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土地制度创新 [J].
廖元和 .
经济导刊, 2007, (08) :26-29
[4]   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 [J].
曾福生 ;
匡远配 ;
刘辉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6
[5]   统筹南京城乡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J].
孙涉 .
南京社会科学, 2004, (S1) :200-205
[6]   农业多元投资及政府财政导向机制的探讨 [J].
张悦玲 ;
张丽明 ;
沈月领 .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 (02) :1-3
[7]   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J].
邵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9) :59-62
[8]   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J].
景天魁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03)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