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口管制中的诱惑侦查

被引:2
作者
黄风
齐建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出口管理法; 武器出口管制法; 诱惑侦查; 陷阱抗辩;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D971.2 []; DD912.1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美国以《出口管理法》和《武器出口管制法》为基本框架建立起宽泛而严厉的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对特定物品和技术的管制维护国家安全,落实美国外交政策。诱惑侦查频频亮相于出口管制执法活动中,呈现出介入的超前性、高度的欺骗性、极强的诱惑性等特征,并且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将犯罪意念植入无辜者脑子"的倾向。近几年来美国出口管制执法部门频繁地将这一策略运用于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管制中。有鉴于此,国家应当建立预警和宣传服务机制,加强领事保护和外交保护,企业或个人应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善用合同中的"鉴于条款",诉讼中可以借助"陷阱抗辩"等相关的司法规制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美国的出口管制改革 [J].
雷衍华 .
国际贸易, 2010, (05) :36-39
[3]   论我国领事保护制度的内涵 [J].
张磊 .
河北法学, 2009, 27 (05) :132-136
[4]   外交保护与领事保护的比较研究 [J].
殷敏 .
国际商务研究, 2008, (04) :16-19
[5]   美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新动向及对策研究 [J].
王立 ;
漆建国 .
国际贸易, 2007, (09) :46-48
[6]   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新近发展及启示 [J].
杨志刚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5) :119-124
[7]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 [J].
吴丹红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 (03) :107-111
[8]  
诱惑侦查研究[D]. 杨志刚.四川大学 2007
[9]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麦克尔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