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带与东亚沙尘暴

被引:7
作者
介冬梅
祝廷成
周守标
郭继勋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 长春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长春,长春,长春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中国草原带; 沙尘暴; 生态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中国草原带的分布特点及其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指出中国草原带对沙尘暴起沙源地的阻挡和覆盖作用 ;从不同时间尺度论述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提出沙尘暴的净化作用、中和作用、提供植物矿质营养和太阳伞效应等四方面的生态效益 ;阐述了如何全面认识沙尘暴 ,预测沙尘暴的出现趋势 ,为沙尘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走出治沙与退耕误区 [J].
石元春 .
草业科学, 2002, (05) :70-72
[2]   草地生态系统公益保护与西部开发 [J].
徐世晓 ;
赵新全 ;
孙平 ;
赵同标 ;
赵伟 .
中国草地, 2002, (01) :56-61
[3]   我国历史时期降尘记录南界的变动及其对北方干旱气候的推断 [J].
张德二 ;
孙霞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1-8
[4]   中国北方风沙活动的驱动力分析 [J].
史培军 ;
严平 ;
袁艺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41-47
[5]   近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J].
周自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9-17
[6]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 [J].
张小曳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29-40
[7]   2000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初探 [J].
李建芳 ;
李建军 ;
吴宇华 ;
孟妙志 ;
高菊霞 .
陕西气象, 2001, (01) :1-4
[8]   我国北方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J].
高尚玉 ;
史培军 ;
哈斯 ;
潘耀忠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31-37
[9]   ENSO对其后东亚季风活动影响的GCM模拟研究 [J].
龙振夏 ;
李崇银 .
气象学报, 1999, (06) :651-661
[1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赵景柱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6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