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犯罪的刑法体系解释

被引:15
作者
张勇
郑天城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猥亵犯罪; 体系解释; 碎片化; 法益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刑事立法对公民性自由权利的保护存在不全面、不协调的"碎片化"问题。猥亵犯罪及其关联罪名在司法适用中也常常出现冲突,存在"猥亵"与"强奸"的关系不明确、"猥亵"与"侮辱"的界限不清晰等问题,难以有效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角度,解决上述问题不必通过修改法律的方式,司法者可以在现有理论框架内,灵活运用体系解释方法,在刑法规范体系内部处理猥亵关联罪名的竞合问题,在刑法体系外部协调刑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的适用冲突,从而实现"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刑法体系解释四层次论的展开与检验 [J].
王东海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 33 (01) :107-116
[3]  
新强制猥亵罪的法理解读和规范评价——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J].汪雪城;.福建法学.2016, 02
[5]   猥亵儿童罪基本问题再研究 [J].
阮齐林 .
人民检察, 2015, (22) :17-23
[6]   刑法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透析和批评 [J].
杨兴培 .
法学家, 2013, (01) :30-47+176
[7]   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辩证 [J].
廖天虎 .
河北法学, 2013, 31 (03) :182-187
[8]   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0, (04) :27-48
[9]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几个问题 [J].
韩轶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3) :31-38
[10]   我国刑法中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立法与规范评价 [J].
林亚刚 .
现代法学, 2000, (02)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