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耕地细碎化评价与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50
作者
刘晶 [1 ,2 ]
金晓斌 [1 ,2 ,3 ]
徐伟义 [1 ,2 ]
杨绪红 [1 ,2 ,3 ]
曹帅 [1 ,2 ]
徐翠兰 [4 ]
隋雪燕 [4 ]
刘敏 [4 ]
周寅康 [1 ,2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3] 江苏省土地开发技术工程中心 
[4] 不详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土地整治; 江苏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9.05.013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明确耕地细碎化内涵空间尺度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规模性、空间集聚性和生产便利性3方面构建耕地细碎化空间测度体系,以江苏省为例,综合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省域尺度耕地细碎化多维评价及相应的土地整治协同探讨。研究表明:①江苏省资源规模属性值总体偏低,呈现苏北-苏中-苏南逐级递减的分异格局;空间集聚属性值总体较高,但区域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徐淮平原及里下河平原地区;利用便利属性值总体呈现与资源规模及集聚状况相反的格局特征,苏南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地域差异较大;②在乡镇尺度对各分维属性进行耦合形成江苏省耕地细碎化指数,省域尺度下该指数呈现从北到南逐渐增加的格局特征,表现为北部的低值聚集区和西南部的高值聚集区;③基于区域耕地细碎化不同属性特征的层次组合特点,全省可划分为利用提升区、集约归并区、设施改造区、规模流转区、资源优配区和综合整治区6种类型分区,据此提出不同分区土地整治的主要整治方向及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青龙满族自治县耕地细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
郭硕 ;
杨伟州 ;
魏明欢 ;
杨扬 ;
张蓬涛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7, (03) :264-269
[2]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研究 [J].
叶菁 ;
谢巧巧 ;
谭宁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11) :262-271
[3]   黑河中游地区耕地景观演变及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J].
赵锐锋 ;
王福红 ;
张丽华 ;
李鸿伟 .
地理科学, 2017, 37 (06) :920-928
[4]   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以湖北省“江夏区—咸安区—通山县”为例 [J].
文高辉 ;
杨钢桥 ;
汪文雄 ;
赵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9) :1129-1143
[5]   农村居民点耕作距离空间分布特征估测分析 [J].
赵元 ;
胡月明 ;
张新长 ;
王璐 ;
陈飞香 ;
赵之重 .
地理科学, 2016, 36 (05) :760-765
[6]   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国土空间评价分区研究 [J].
郭艳 ;
张成才 ;
康鸳鸯 .
地理研究, 2015, 34 (12) :2320-2328
[7]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耕地细碎化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北塬地区为例 [J].
王道骏 ;
陈英 ;
贾首杰 ;
刘书安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32) :184-188
[8]   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 [J].
龙花楼 ;
邹健 ;
李婷婷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2, 31 (03) :495-506
[9]   嘉兴市耕地细碎化和空间集聚格局分析 [J].
陈红宇 ;
朱道林 ;
郧文聚 ;
杨立 ;
汤怀志 ;
唐常春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4) :235-242
[10]   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扬州市里下河区域为例 [J].
李鑫 ;
欧名豪 ;
马贤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0) :1758-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