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耕地治理研究

被引:7
作者
周玮
熊康宁
高渐飞
陈永毕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关键词
耕地; 石漠化; 治理; 农民生计; 3S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是喀斯特石漠化典型区域,人口密度大,农民基本口粮短缺,经济收入极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利用3S技术得出小流域耕地面积456.57 hm2,其中48.7%发生石漠化,引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研究区人口进行3年的粮食需求预测,确定出在其人口数量的所需耕地量为281.91 hm2,发现需保有的耕地中仍有47.79 hm2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不同游段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流域耕地石漠化的区域实施林农间作、粮草间作、坡改梯等间作和增产措施后,耕地的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深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0.76 mm下降到2009年的0.64 mm),直接经济收入人均增加288元,有效地保障耕地的石漠化治理与农民生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J].
陈清惠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03) :247-251+263
[2]   贵州喀斯特地区坡耕地现状及整改策略 [J].
刘建忠 ;
韩德军 ;
顾再柯 ;
张科利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 (05) :42-44
[3]   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陈起伟 ;
熊康宁 ;
蓝安军 .
中国岩溶, 2007, (01) :37-42
[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 [J].
熊康宁 ;
梅再美 ;
彭贤伟 ;
蓝安军 .
贵州林业科技, 2006, (01) :5-8
[5]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 [J].
王世杰 ;
李阳兵 ;
李瑞玲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657-666
[6]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J].
苏维词 ;
朱文孝 ;
熊康宁 .
中国岩溶, 2002, (01) :21-26
[7]   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J].
蓝安军 ;
熊康宁 ;
安裕伦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6) :19-23
[8]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内动力作用机制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周德全 ;
李瑞玲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4) :1-5
[9]   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 [J].
高椿翔 ;
高杰 ;
邓国胜 ;
焦桂英 .
防护林科技, 2000, (03) :97-98
[10]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解决小流域粮食问题途径 [J].
陈文贵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1) :5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