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1
作者
刘玉海 [1 ]
武鹏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SBM-DEA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实施耕地集约利用战略、提高耕地综合利用能力,理应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同时又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地基本需求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选择。本文基于DEA模型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相比耕地生产率更能全面衡量现有耕地真实利用效率的指标—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然后运用规模报酬不变且投入导向的SBM-DEA模型,估算了1985~2008年中国各省份及四大区域的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收敛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受限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自然气候、生产技术、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教育程度、农业规模等环境因素对于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贸易自由化、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农业发展[A]. 黄季焜.中国农业科学——2001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现代农业科技专家论坛专辑[C]. 2001
[12]   Explaining production inefficiency in China's agricultur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emi-parametric bootstrapping [J].
Monchuk, Daniel C. ;
Chen, Zhuo ;
Bonaparte, Yosef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0, 21 (02) :346-354
[13]   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
Tone, K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 130 (03) :498-509
[14]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
[15]   中国耕地变化及其对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兼谈中国的粮食安全 [J].
邓祥征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中国软科学, 2005, (05) :65-70
[16]   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 [J].
黄季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0) :4-10
[17]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18]   农业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 [J].
夏永祥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7) :43-47
[19]   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J].
封志明 ;
李香莲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