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教育移民

被引:5
作者
王静爱 [1 ]
史培军 [2 ]
郝璐 [1 ]
高路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态功能区; 生态压力; 生态教育移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4 [移民]; C922.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106 ;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也是受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迫切要求协调人地关系,开展科学的生态移民,逐步减轻生态压力,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人地系统的良性循环。基于生态脆弱-人口超载-经济贫困-教育落后的交集模式,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两种严重生态退化区、两种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一个生态脆弱带,以此作为生态移民的战略重点区域。对若干移民案例进行的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生态脆弱-生态移民、经济贫困-生计移民和文化落后-教育移民三种驱动力与移民的对应关系。"生态教育移民"能够从根本上减轻生态压力,是标本兼治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贫困县教育移民的政策意义和可行性研究——以西部地区四个干旱贫困县为例 [J].
魏奋子 ;
李含琳 ;
王悦 .
人口与经济, 2007, (03) :7-12
[2]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J].
李锦 .
贵州民族研究, 2007, (01) :64-71
[3]   西部区域生态移民的科学性和运作模式——对甘肃省民勤县以水定人的调查和分析 [J].
李含琳 ;
魏奋子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7-11
[4]   山西富人生态移民 [J].
谌彦辉 .
乡镇论坛, 2006, (16) :10-10
[5]   南方喀斯特山地及高寒山区生态移民问题略论 [J].
苍铭 .
青海民族研究, 2006, (03) :146-149
[6]   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思考 [J].
乔军 .
攀登, 2006, (03) :124-126
[7]   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模式中的学生跨文化学习困难及其应对——以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为例 [J].
严庆 ;
宋遂周 .
民族教育研究, 2006, (02) :64-68
[8]   浅谈劳务移民对礼县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J].
王越 .
甘肃农业, 2006, (02) :57-57
[9]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J].
盖志毅 ;
宋维明 ;
陈建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5-58
[10]   山西省实施生态移民的实践附视频 [J].
贾志军 ;
徐茂杰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5)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