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秦岭碰撞造山作用对华北石炭二叠纪海侵过程的控制
被引:26
作者
:
陈世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陈世悦
机构
:
[1]
石油大学勘探系
来源
:
岩相古地理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碰撞造山作用,海侵,残余海盆,石炭二叠纪,秦岭造山带,华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2,P534.46 [];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晚古生代—三叠纪是秦岭造山带主造山作用的碰撞造山期,其中石炭二叠纪是点接触至面接触碰撞的阶段。华北石炭二叠纪发育有4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时代分别为C21-C1-12,C1-22-C22,P12和P13。岩相古地理制图及海侵沉积单元空间展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海侵来自华北地块南侧的秦岭残余海盆,且海侵具有由东向西逐渐推进之势。这一海侵过程是受华北地块东低西高的古地理格局及秦岭造山带以小秦岭地区为中心呈双剪刀状反向穿时碰撞造山作用控制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辽东地区早石炭世晚期孢子花粉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高联达,范国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高联达,范国清
.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3)
:268
-271
[2]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01
-114
[3]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格架及形成模式
[J].
欧阳自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欧阳自远
;
张福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福勤
;
林文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林文祝
;
王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世杰
.
科学通报,
1995,
(08)
:734
-736
[4]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徐嘉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
-324
[5]
辽宁本溪早石炭世植物化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米家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克勤
;
金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金建华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4)
:361
-368+481
[6]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下部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刘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发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21
-130+154
[7]
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叶连俊等主编, 1991
←
1
→
共 7 条
[1]
辽东地区早石炭世晚期孢子花粉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高联达,范国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高联达,范国清
.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3)
:268
-271
[2]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01
-114
[3]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格架及形成模式
[J].
欧阳自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欧阳自远
;
张福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福勤
;
林文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林文祝
;
王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世杰
.
科学通报,
1995,
(08)
:734
-736
[4]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徐嘉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
-324
[5]
辽宁本溪早石炭世植物化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米家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克勤
;
金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金建华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4)
:361
-368+481
[6]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下部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刘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发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21
-130+154
[7]
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叶连俊等主编,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