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367
作者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构造地层单元,板块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秦岭造山带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所构成,即1、二类不同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系;2、晚元古代-中三叠世主造山时期受板块构造和垂向增生构造控制的相关构造岩石地层单元;3、中新生代后造山期的陆内断陷与前陆和后陆盆地沉积及广泛的花岗岩浆活动。它们反映着秦岭带三个主要演化时期,在不同构造体制下的三种不同的基本地壳物质组成与结构。它们记录着秦岭造山带长期发展历史中的不同演化阶段的多种造山作用及其不同动力学机制的丰富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秦岭显生宙古海盆沉积和演化史.[M].李晋僧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2]  
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M].张宗清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3]  
秦岭造山带主要变质岩群及变质演化.[M].刘国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4]  
秦岭及邻区三叠系.[M].殷鸿福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5]   河南桐柏地区三叠纪早期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J].
冯庆来 ;
杜远生 ;
张宗恒 ;
曾宪友 .
地球科学, 1994, (06) :787-794+891
[6]   北秦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成因与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J].
张宏飞 ;
张本仁 ;
骆庭川 .
地球科学, 1993, (02) :194-202+248
[7]   大别山东段高压变质岩中的金刚石 [J].
徐树桐 ;
苏文 ;
刘贻灿 ;
江来利 ;
季寿元 ;
A. I. Okay ;
A.M.C. Sengor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7) :1318-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