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高演化烃源岩总有机碳恢复系数研究

被引:60
作者
秦建中
郑伦举
腾格尔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海相; 烃源岩; 高演化; 总有机碳; 恢复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5000余块海相烃源岩样品筛选结果的基础上,根据90余块不同类型未成熟-成熟烃源岩的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结果,并与自然演化剖面相结合,对烃源岩有机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恢复系数进行研究.海相优质烃源岩在未成熟-低成熟阶段(Ro<0.8%)TOC(totalorganiccarbon)变化不明显,在成熟阶段中晚期TOC残余随成熟度增加逐渐降低,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变化又不明显.高成熟-过成熟优质烃源岩TOC原始一般Ⅰ型最高降低40%,恢复系数1.68;Ⅱ1型最高降低32%,恢复系数1.48;Ⅱ2型最高降低24%,恢复系数1.32.低有机质烃源岩(一般指0.3%30%)TOC原始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也不需要进行恢复.海相烃源岩(0.3%<TOC<30%)自然剖面生烃潜量的减少和模拟生排烃量的增加与TOC残余的减少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羌塘盆地有机质热演化与成烃史研究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50-358
[2]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郑伦举 ;
张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48-355
[3]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主要烃源层分布特征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34-141+146
[4]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烃源层的沉积形成环境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8-14+20
[5]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规律 [J].
秦建中 ;
金聚畅 ;
刘宝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177-184
[6]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若干地质问题及对策 [J].
郭彤楼 ;
田海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4-247
[7]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J].
秦建中 ;
刘井旺 ;
刘宝泉 ;
国建英 ;
金聚畅 ;
王东良 ;
郭树芝 ;
于国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2) :152-157
[8]   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 [J].
徐思煌 ;
梅廉夫 ;
邓四新 .
地球科学, 1996, (02) :179-183
[9]   生油岩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的探讨 [J].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5) :1-10
[10]   对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及其演化特征的讨论 [J].
郝石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4, (01)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