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青藏高原大气总水汽量的反演研究
被引:36
作者:

梁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刘晶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章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毕研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总水汽量;
GPS;
地面水汽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1年青藏高原89个气象站资料、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以及2001—2003年7月3个地基GPS站的大气总水汽量观测资料,对GPS遥感的大气总水汽量与探空观测结果做了比较,研究了大气总水汽量变化对降雨形成的影响,大气总水汽量与地面水汽压的关系,分析了青藏高原大气总水汽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GPS遥感的大气总水汽量与探空观测结果吻合得较好,2001年那曲站两种结果相比均方根误差仅0.15 cm;大气总水汽量与地面水汽压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不同季节高原上基本都存在3个明显的大气总水汽量高值中心:即东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高原大气总水汽量分布的季节变化与500 hPa风场及整层大气水汽通量的变化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 2005, (06) : 880 - 888周长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陈隆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2]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05, (01) : 3 - 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勤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3]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与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J]. 高原气象 , 2004, (01) : 1 - 10蔡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钱正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吴统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梁潇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宋敏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4] 青藏高原隆升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影响的模拟(Ⅱ):水汽收支及高原动力、热力作用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3, (S1) : 58 - 66范广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5]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2, (03) : 257 - 266+385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陶诗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继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秀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6] 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水汽图像[J]. 高原气象, 2002, (02) : 199 - 204郁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成都
- [7] 青藏高原夏季TBB场与水汽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J]. 高原气象 , 2002, (01) : 20 - 24江吉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范梅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8] 用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我国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有效水汽含量方法的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2, (01) : 9 - 22杨景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邱金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水汽分布原理和中国东部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的回归分析[J]. 气象学报, 1999, (03) : 28 - 37李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实验室毛节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实验室李成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实验室夏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实验室
- [10] 植被和土壤湿度对西南低涡降水影响的敏感性试验[J]. 高原气象, 1997, (03) : 20 - 26王革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陈万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周锁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