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11
作者
卜俊周
谢俊良
彭海成
岳海旺
张洪彬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 收获时期; 产量; 增产效应;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11.01.04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 [J].
刘耀广 ;
张东升 ;
周宏美 .
中国农技推广, 2010, 26 (02) :22-23
[2]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 [J].
王育红 ;
孟战赢 ;
王向阳 ;
张园 ;
张高德 .
玉米科学, 2009, (06) :60-62+73
[3]   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J].
李月华 ;
侯大山 ;
刘强 ;
李向华 ;
李霞 ;
于广军 ;
李辉利 ;
李中建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7) :1-3+6
[4]   不同类型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J].
张海艳 ;
董树亭 ;
高荣岐 .
玉米科学, 2007, (03) :67-70
[5]   夏玉米籽粒灌浆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及籽粒发育过程的分期 [J].
申琳 .
北京农业科学, 1998, (05) :7-10
[6]   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J].
孙月轩 ;
姜先梅 ;
张作木 ;
单玉清 ;
鲍继友 ;
孙顶太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4, (01) :54-58+80
[7]   玉米最适收获期的研究 [J].
任和平 ;
张秀梅 ;
苏祯禄 ;
吴建宇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127-134
[8]   夏玉米不同收获时期对产量的影响 [J].
石敬之 ;
吕先胜 ;
李士贞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2) :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