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教育行政方式的转变

被引:6
作者
耿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教育行政方式; 多元主体参与;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1.005
中图分类号
G526 [教育行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育行政方式涉及以谁为主体以及通过何种方式、管理哪些教育事务的问题。研究发现,传统的教育行政方式呈现出以政府为单一主体,自上而下地对教育的全要素、过程实施管理的特征。教育现代化发展呼唤教育行政方式的革新,而强调多元共治就是教育行政方式转变的方向和主要特征。影响教育行政方式转变的因素有三:层层发包致使教育行政履职目标偏移;条块不协作制约教育行政能力;教育参与归属与认同感低限制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行政方式,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需要从理念树立、规则制定、组织培育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扩大多元主体在基层教育行政中的协商合作力度,保障其与参与教育治理的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161 +1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从行政行为到行政方式:中国行政法学立论中心的挪移 [J].
江国华 .
当代法学, 2015, 29 (04) :3-12
[3]   “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 [J].
周黎安 ;
刘冲 ;
厉行 ;
翁翕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1) :1-15
[4]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分析 [J].
李立国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 (06) :11-21
[5]   行政包干的组织基础 [J].
张静 .
社会, 2014, 34 (06) :85-97
[6]   行政发包制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1-38
[7]   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 [J].
褚宏启 .
教育研究, 2014, 35 (10) :4-11
[8]   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互补 [J].
褚宏启 ;
贾继娥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 (19) :1-7
[9]   教育行政权力的优化配置:合理扩张与严格制约 [J].
褚宏启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 (03) :160-170
[10]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