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无机氮湿沉降来源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茜 [1 ,2 ]
王雪梅 [1 ]
林文实 [1 ]
钟流举 [3 ]
董汉英 [1 ]
刘海岗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3] 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4]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鼎湖山; 无机氮; 湿沉降; 后向轨迹;
D O I
10.13198/j.res.2008.06.158.wangx.035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2007年3—8月鼎湖山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鼎湖山春夏两季氮沉降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鼎湖山NO3--N和NH4+-N的降水量加权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59和1.03mg/L,其中春季湿沉降中ρ(NO3--N)和ρ(NH4+-N)的平均值分别为0.78和1.54mg/L,分别是夏季的2.17和1.67倍;降水ρ(NO3-)与ρ(NH4+)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pH呈负相关.利用气团轨迹后推以及天气形势分析得出,影响鼎湖山氮湿沉降的主要因素是陆地性降水,其ρ(NO3--N)和ρ(NH4+-N)分别为0.75和1.43mg/L,分别是海洋性降水的1.57和2.26倍;氮沉降通量分别为3.28和6.26kg/hm2,分别占总无机氮沉降负荷的56.0%和64.6%.进一步利用气团后向轨迹对海洋性和陆地性降水进行云下气团分类,结果表明,陆地性NE方向的气团对鼎湖山氮的输送及沉降负荷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南京市江北工业区降水酸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郑有飞
    唐信英
    徐建强
    张海鸥
    杨雷
    白雪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4) : 45 - 51
  • [2] 中国硫沉降数值模拟
    许亚宣
    段宁
    柴发合
    胡筱敏
    李浩
    翁君山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 1 - 10
  • [3] 氮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
    李德军
    莫江明
    方运霆
    彭少麟
    Per Gundersen
    [J]. 生态学报, 2003, (09) : 1891 - 1900
  • [4] 鼎湖山酸沉降背景下主要森林类型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刘菊秀
    张德强
    周国逸
    温达志
    张倩媚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223 - 1228
  • [5] 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和物质元素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和发育的影响
    周国逸
    闫俊华
    [J]. 生态学报, 2001, (12) : 2002 - 2012
  • [6] 大气干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硫素通量研究
    胡正义
    王体健
    曹志洪
    李宗恺
    刘崇群
    赵言文
    [J]. 土壤学报, 2001, (03) : 357 - 364
  • [7] 重庆市不同天气型下地面SO2浓度分布
    王雪梅
    韩志伟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 91 - 96
  • [8] 降水化学特性的一种分类分析方法
    程新金
    黄美元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1) : 83 - 89
  • [9]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水文学过程及其氮素动态
    黄忠良,丁明懋,张祝平,蚁伟民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2) : 194 - 199
  • [10]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to Barnegat Bay
    Gao, YA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 36 (38) : 5783 - 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