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活动热流体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9
作者
刘建章
刘伟
王存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
[2] 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活动热流体; 油气生成和运移; 次生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32.9 [];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热流体是沉积盆地物质和能量传输的重要载体 ,其活动可使盆地内的物质和能量发生调整或再分配。根据热流体活动通道 ,将沉积盆地活动热流体类型划分为侧向对流型、垂向对流型和侧向 -垂向对流复合型。活动热流体改变了盆地的温、压场 ;对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 ,使在单一传导背景下不可能成熟的地层进入生烃门限 ,扩大了有效烃源岩的层位和体积 ;改变了成岩 -孔隙演化 ,形成大量次生孔隙 ,改善了储层 ;热流体底辟不但形成了大量断裂和微裂缝 ,而且可形成背斜构造 ,有利于油气的运移与成藏 ;能量强的活动热流体底辟可破坏油气藏。因此 ,活动热流体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莺歌海盆地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运聚富集关系探讨 [J].
何家雄 ;
李明兴 ;
陈伟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06) :29-43+6
[2]   莺歌海盆地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胡祥云 ;
董伟良 ;
张敏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47-256
[3]   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董伟良 ;
张敏强 ;
杨计海 .
地球科学, 1999, (02) :75-80
[4]   琼东南盆地含烃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J].
陈红汉 ;
张启明 ;
施继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43-348
[5]   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 [J].
郝芳 ;
孙永传 ;
李思田 ;
张启明 .
地球科学, 1996, (01) :71-75
[6]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 [J].
李明诚 .
地学前缘, 1995, (04) :155-162
[7]   莺-琼盆地YA13-1气田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无机成岩响应 [J].
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 .
地球科学, 1995, (03) :276-282
[8]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