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一个跨学科理论话语的教育领域误用与反思

被引:6
作者
鲁沛竺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内卷化; 教育内卷化; 跨学科; 理论话语;
D O I
10.19563/j.cnki.sdjk.2022.03.006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内卷化最初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在解释文化到达一定阶段后不能实现新发展只会内部不断复杂化的模式时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后经格尔茨、杜赞奇等人的发展与再阐释,以及与经济学、政治学等各学科命题相结合,概念本身认识论层面的意义不断丰富,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理论话语。但是,当前国内研究者引入这一理论话语分析教育问题的时候,存在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忽视了内卷化发生的制度环境、教育事业本身的工具性、教育追求的同质化倾向,缺乏针对概念的理性反思,批判性倾向鲜明。这种不恰当的引用无益于问题的分析,也会导致理论话语的无效。迈向理性的“教育内卷化”研究需要在他学科与我学科之间寻得共通的逻辑,在概念本义和理论泛化之间寻得适度的平衡,打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节。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内卷化”表征及破解之策 [J].
郭坚 .
图书馆, 2021, (04) :1-6
[2]   再论内卷化,兼论去内卷化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21, (01) :157-168+8
[3]   校长培训课程内卷化:表征·形成·规避 [J].
傅树京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 40 (23) :37-41
[4]   小农经济理论与“内卷化”及“去内卷化”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20, (04) :126-139+9
[5]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及其破解 [J].
李晓娟 .
职教通讯, 2020, (06) :85-93
[6]   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叶澜教授专访 [J].
叶澜 ;
罗雯瑶 ;
庞庆举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7 (03) :83-91
[7]   农村学校体育内卷化的生成逻辑分析 [J].
马军 .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9, 33 (05) :65-70
[8]   学校发展的“内卷化”表征与破解 [J].
杨晓奇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05) :60-66
[10]   创新还是延续:“内卷化”理论的中国本土溯源 [J].
李发根 .
史学理论研究, 2017, (03) :61-6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