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区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的资源整合及价值变化

被引:26
作者
张仕超 [1 ]
魏朝富 [1 ]
邵景安 [2 ]
李治猛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山地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3] 重庆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生态; 土地流转; 资源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顺畅流转并带动各种资源高效整合和土地价值提升是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以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小园村和永兴镇黄庄村、旸岩村为研究区,将流转地块图件数据与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农户调查数据有机结合,采用收益还原法、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对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发展权价值进行估算,探讨了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土地分散小户经营与集中规模经营的资源整合及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田块规模扩大、形状趋于规则、田面更加平整,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田块平均面积、平均形状指数和平整度指数的相对改善程度分别为38.19%、2.54%和30.95%,田间道路密度与沟渠密度指数的绝对改善程度分别达50和75 m/hm2以上;生产成本增加,但综合效率明显提高。土地流转后每公顷人工成本和农资成本分别高出流转前的1.58~24.84倍和1.22~8.04倍,而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本产出率分别高出流转前的21.46~45.74倍、6.26~14.59倍和1.09~3.71倍,且总投入产出率均高于流转前的1.1倍以上;农业发展投资主体由一元化转为多元化。土地流转前农户自筹资金占100%,土地流转后自筹资金与政府投资占比分别介于24.53%79.31%和20.69%75.47%之间,且样区Q1和Q6分别引入了18%和13.54%的社会资金;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土地流转后均提高2倍多,而生态价值降低,平均损失率达34.83%,价值结构不均衡在加剧。因此,在产业政策导向下整合各涉农部门资金集中进行田块规划和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或续建,建立以土地整治为先导,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户自主或委托村集体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思路,既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顺畅流转,带动产业类型与经营模式双重转变,又有效整合土地、设施、资金、劳动力和农资等农业生产要素,发挥资源整合效率,还极大提升了土地综合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31] 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
    杨志新
    郑大玮
    文化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 564 - 571
  • [32] 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欧阳志云
    赵同谦
    赵景柱
    肖寒
    王效科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 1395 - 1402
  • [33] 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与农业补贴——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取向
    俞奉庆
    蔡运龙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1) : 18 - 23
  • [34] 秦巴山区植被涵养水源价值测评研究
    李晶
    任志远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 132 - 134+138
  • [35]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郑度
    李双成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 189 - 196
  • [36] 西安市植被净化大气物质量的测定及其价值评价
    马新辉
    孙根年
    任志远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4) : 83 - 86
  • [37]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J]. 生态学报, 1999, (05) : 19 - 25
  • [38] 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
    王万茂
    黄贤金
    [J]. 自然资源, 1997, (04) :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