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与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变

被引:3
作者
王建喜 [1 ,2 ]
屈小娥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效率; 增长模式转变;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1.00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环境生产前沿方法,通过构建产出端既包括行业产出增长,又包括污染物排放的方向性环境技术效率评价模型,以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方法,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制造业的增长模式,探讨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变的可行性。认为,中国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提高明显;考察期内,烟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环境技术均达到了效率前沿面;2003年成为制造业和轻、重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现有技术下,转变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制造业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 [J].
李平 ;
佟连军 ;
邓丽君 ;
李名升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99-104
[2]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邵军 ;
管驰明 .
经济学家, 2009, (01) :58-65
[3]   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 [J].
李力 ;
王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66-74
[4]   中国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1999~2005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丹 ;
胡小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31-41
[5]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宫俊涛 ;
孙林岩 ;
李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97-109+130
[6]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7]   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J].
徐盈之 ;
赵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45-52
[8]   江苏制造业TFP增长、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动分析——基于SFA和DEA方法的比较 [J].
万兴 ;
范金 ;
胡汉辉 .
系统管理学报, 2007, (05) :465-471+496
[9]   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研究 [J].
俞立平 .
经济学家, 2007, (04) :114-120
[10]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J].
沈能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