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库育种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黄德崇
汪志远
赵文俊
刘宗镇
黄晓敏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小麦; 抗病育种; 诱发发病; 抗赤霉病基因库; 育种程序; 轮回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太谷核不育建拓组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开展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并由此而确立起来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新体系,是育种模式的一个创新。几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基因库进行连续轮选的过程中,组群个体的平均抗性水平逐年提高;释放的优良单株也随之增多,在短期内所育成的一些抗病新品系已显示出可供生产应用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抗赤霉病小麦基因库群体的抗性分析 [J].
黄德崇 ;
汪志远 ;
赵文俊 ;
刘宗镇 ;
吴兆苏 ;
蒋国梁 .
上海农业学报, 1988, (02) :7-12
[2]   小麦品种资源抗赤霉病性研究 [J].
刘宗镇 ;
汪志远 ;
赵文俊 .
上海农业学报, 1985, (02) :75-84
[3]   我国小麦赤霉病穗部镰刀菌种类、分布及致病性 [J].
All China Corporation of Research on Wheat Scab .
上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3) :69-82
[4]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 [J].
吴兆苏 ;
沈秋泉 ;
陆维忠 ;
杨赞林 .
作物学报, 1984, (02) :73-80
[5]   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Ta1在小麦育种上的价值与主要利用途径 [J].
邓景扬 ;
纪凤高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4)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