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酚酸酯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观察

被引:84
作者
陈香美
陈仆
蔡广研
吴杰
崔岩
张燕平
刘述文
汤力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解
关键词
肾病,IgA; 免疫抑制剂; 麦考酚酸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 [肾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麦考酚酸酯 (MMF)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病理诊断IgA肾病IV~V级 (Lee分级 ) ,蛋白尿 >2 0g/d ,血肌酐 <35 5 μmol/L的患者共 6 2例 ,分为MMF组和对照组。MMF组初始剂量给MMF1 0g/d(体重 <5 0kg)或 1 5g/d(体重 >5 0kg) ,治疗 6个月后减量至 0 75~ 1 0g/d ,12个月后可减至 0 5~ 0 75g/d ;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 0 8mg·kg-1·d-1,规律减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18、2 4个月测定尿蛋白定量、尿N 乙酰氨基 β 葡萄糖苷酶酶 (NAG酶 )、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肝功能等多项临床指标。对MMF组 5例重复肾活检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治疗3个月时 ,MMF组尿蛋白定量 (1 9g/2 4h± 1 6g/2 4h)较治疗前 (3 2g/2 4h± 1 7g/2 4h)明显减少 (P<0 0 1) ,白蛋白 (41g/L± 6g/L)较治疗前 (37g/L± 7g/L)明显升高 (P <0 0 1) ;但对照组尿蛋白定量(2 3g/2 4h± 1 9g/2 4h)、白蛋白 (30g/L± 7g/L)与治疗前 (2 9g/2 4h± 1 4g/2 4h、37 1g/L± 5 8g/L)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 6、12及 18个月时 ,两组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 ,白蛋白均明显升高 (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J].
张燕平 ;
陈香美 ;
庄永泽 ;
危成筠 ;
石晓云 .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09) :40-44
[2]   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赵明辉 ;
陈香美 ;
谌贻璞 ;
刘章锁 ;
刘玉春 ;
卢方平 ;
张燕萍 ;
王海燕 .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09) :19-22
[3]  
Mycophenolate mofeti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J] . John C. Wu.Perspectives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 1994 (1)
[4]  
Short-term effects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on IgA nephropathy. Chen XM, Zhang YP, Qiu Q,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