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刑法规制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林雨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林雨佳
机构
:
[1]
华东政法大学
来源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17年
/ 04期
关键词
:
青少年网络欺凌;
侮辱;
诽谤;
公民个人信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摘要
: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广泛传播性,加之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散布带有欺辱性质的内容或谣言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公开他人信息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社会秩序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在非公开网络空间采取点对点式的青少年网络欺凌难以认定为犯罪。就目前实践的情况而言,应合理划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规制范围,同时适当对犯罪圈内的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并增强青少年寻求刑法保护的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6,
(06)
:105
-119+178
[2]
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艳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134
-152+204
[3]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政治与法律,
2016,
(09)
:2
-12
[4]
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晓明
.
法治研究,
2015,
(06)
:27
-34
[5]
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祝玉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华珍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1)
:80
-85
[6]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向东
.
法律适用,
2013,
(11)
:12
-14
[7]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13,
(10)
:102
-110
[8]
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
[J].
陈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陈钢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04)
:41
-46
[9]
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法律规制——以美国为研究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静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3)
:207
-212+277
[10]
刑法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宪权, 2016
←
1
→
共 10 条
[1]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6,
(06)
:105
-119+178
[2]
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艳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134
-152+204
[3]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政治与法律,
2016,
(09)
:2
-12
[4]
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晓明
.
法治研究,
2015,
(06)
:27
-34
[5]
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祝玉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华珍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1)
:80
-85
[6]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向东
.
法律适用,
2013,
(11)
:12
-14
[7]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13,
(10)
:102
-110
[8]
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
[J].
陈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陈钢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04)
:41
-46
[9]
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法律规制——以美国为研究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静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3)
:207
-212+277
[10]
刑法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宪权, 20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