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性安全的概念、理论与范式

被引:4
作者
严庆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族性; 非传统安全; 人的安全; 国家安全;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
C954 [民族社会形态、社会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族性是族类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是形成族类群体认同的纽带。族性认同是族类群体形成认知和行动一致性的基础,凭借动员的环节,族性及族性认同被带入政治场域,参与资源和权力的分配,并因循不同的政治行动呈现出族际关系、族类群体与国家关系、族类群体与国际关系的复杂交织和震荡联动,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态势和影响。当族类群体的政治行动超出有序范围,以暴力、骚乱、恐怖行动、屠杀、清洗、武装冲突和分裂运动等形式出现时,便给相关群体带来恐惧与伤害,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失序与动荡,甚至会危及国家主权和地区、国际的政治关系与秩序。族性安全,是指因族性动员而对人的生命、社会秩序、国家主权、国际关系等是否产生威胁或损害的状态。族性转化为安全议题需要以认同为基础、以动员为条件、以信念为支持,并在一定的族际结构中发生,因而需要族性认同、政治动员、民族主义、离散政治等理论的诠释。族性安全的研究范式可分为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155 +15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族性与族性认同.[N].王希恩;.中国民族报.2003,
[2]   族际政治文明建设探析——以多民族发展中国家为背景 [J].
常士訚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31-41
[3]   个体为何代表群体而行动?——评One for All: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 [J].
汤艳文 ;
刘春荣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6) :152-162
[4]   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离散政治 [J].
严庆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 (01) :61-66
[6]   移民与“离散”:迁徙的政治 [J].
范可 .
思想战线, 2012, (01) :14-20
[7]   西方话语中的民族主义解析 [J].
宋荣超 ;
严庆 .
贵州民族研究, 2010, 30 (01) :1-7
[8]   从概念厘定到理论运用:西方民族冲突研究述评 [J].
严庆 ;
青觉 .
民族研究, 2009, (04) :95-104+110
[9]   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 [J].
孔繁斌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79-84
[10]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 [J].
周大鸣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