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华法林应用合理性调查

被引:6
作者
白玉国 [1 ]
魏国义 [1 ]
赵强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华法林; 合理用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了解华法林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其用药合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至5月期间住院时间超过7 d、应用华法林并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患者的病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华法林用药剂量及时间I、NR监测次数及达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按原发疾病将患者分为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组(AMH组)、心房颤动组(AF组)和其他疾病组(OD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住院患者339例,AMH组252例(男性142例,女性110例,年龄11~78岁),AF组33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20~84岁),OD组54例(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12~77岁)。AMH组、AF组、OD组用药剂量中位数分别为3.0(1.5,6.0)、3.0(1.5,3.0)、3.0(1.5,6.0)mg,用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9(2,61)、5(2,15)和10(2,42)d,AMH组用药剂量高于AF组(P<0.01),AMH组和OD组用药时间长于AF组(P<0.01);INR监测次数中位数分别为5(2,21)、1(1,2)和6(1,20)次;华法林最终INR达标率分别为40.9%(103/252)、12.1%(4/33)和46.3%(25/54),未达标率分别为10.7%(27/252),84.8%(28/33),和38.9%(21/54),超范围率分别为48.4%(122/252)、3.1%(1/33)和14.8%(85/54),AMH组与AF组患者之间,AF组与OD组患者之间,华法林INR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之间两两比较未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MH组与AF组患者之间,AMH组与OD组患者之间超范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期间出现转氨酶可逆性升高者71例(20.9%),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8例(2.4%),腹泻5例(1.5%),鼻出血2例(0.6%),凝血时间延长1例(0.3%)。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华法林INR总体达标率不高,尤其是AF组患者;而AMH组患者华法林INR超范围率较高。提示应用华法林时要注意监测INR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应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和出凝血指标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pdating the 2006 guidelin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L.S. Wann,A.B. Curtis,C.T. January. Circulation . 2011
[2]   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附视频 [J].
杨进刚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 (04) :215-222
[3]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治疗强度标准 [J].
孟旭 ;
李金钟 ;
刘岩 ;
张海波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07) :49-52
[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J].
何小平 ;
秦太昌 ;
王志斌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 (05) :616-617
[5]   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 [J].
张军堂 .
临床医学, 2010, 30 (06) :63-64
[6]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的临床研究 [J].
彭玮玮 ;
吴东凯 ;
陈胜喜 ;
罗万俊 ;
蒋海河 ;
张春芳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12) :1879-1880+1884
[7]   华法林应用于房颤中的疗效观察 [J].
谢阳 .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30) :59-60
[8]   华法林预防房颤病人血栓性疾病的抗凝强度研究 [J].
刘敏涓 ;
侯维宁 ;
刘毅华 ;
刘丽 ;
钟慧娟 ;
潘锦汉 ;
冯署平 .
血栓与止血学, 2010, 16 (02)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