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以三亚市为例

被引:43
作者
张衍毓 [1 ,2 ]
刘彦随 [1 ]
王业侨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统筹城乡; 村庄整治; 土地利用规划; 新农村建设; 三亚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建设占用耕地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亟需寻求有效的耕地占补途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需要更加有力的投资拉动,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找到更加高效的着力点。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村庄整治建设及其后续的土地整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区域)间的高效流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探索总结村庄整治建设的优化模式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三亚市为例,提出了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需要遵循的8项原则:依据村庄发展演变的主导驱动力差异,提出三亚市村庄整治建设的4种模式,即城镇扩展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中心村集聚模式和移民拆建模式。为推动各种模式顺利实施,从农村产业培育和农民就业、多元融资渠道以及土地利用机制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村庄整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77 / 9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2]   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探析——以江山市大陈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 [J].
严云祥 .
城市规划, 2008, (12) :89-92
[3]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整治问题探究 [J].
何楠 .
乡镇经济, 2008, (09) :8-10
[4]   廊坊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措施研究 [J].
刘巧芹 ;
薄祥云 ;
郭爱请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03) :76-79
[5]   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J].
邓毛颖 .
中华建设, 2008, (05) :39-41
[6]   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 [J].
曹子剑 ;
张凤荣 ;
姜广辉 ;
孟繁盈 ;
金明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21-126
[7]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 [J].
刘彦随 ;
杨子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353-360
[8]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8, (02) :115-122
[9]   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焕 ;
徐逸伦 ;
魏宗财 .
热带地理, 2008, (01) :68-73
[10]   “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学术研讨综述 [J].
刘彦随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85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