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勘探启示

被引:22
作者
曾溅辉 [1 ,2 ]
孔旭 [1 ,2 ]
程世伟 [1 ,2 ]
王志欣 [1 ,2 ]
朱志强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油气运移和聚集; 勘探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渗透油气藏在国内外分布都非常广,占有很大的资源量和储量。低渗透砂岩具有特殊的成藏特征,主要表现在:(1)储层颗粒细、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长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孔隙度、渗透率低,主要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微孔微喉型,裂缝相对发育,排驱压力大;(2)除了具有一般油气藏的异常高压外,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还表现为异常低压,并且出现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共存;(3)油气藏内缺乏油(气)水分异,油水关系复杂,常出现油(气)水关系倒置;(4)浮力对低渗透砂岩油气运移的作用非常有限,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为异常高压等,油气的运移表现为非达西运移特征,输导体系以裂缝、相对高渗的砂体和局部不整合为主,运移距离比较短,侧向运移不强;(5)低渗透砂岩的含油(气)饱和度一般都小于60%,并且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比较复杂,储量丰度比较低,主要聚集在岩性或岩性-构造复合圈闭中,受构造影响不大,油气呈大面积分布。因此,低渗透砂岩区的油气勘探应当突破传统的构造高点勘探油气的思想,在构造斜坡下倾部位或向斜区勘探油气,在勘探中注意寻找低渗透砂岩油气富集的"甜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低渗透砂岩石油运移及成藏特征模拟实验
    朱志强
    曾溅辉
    吴河勇
    冯子辉
    张顺
    梁晓东
    盛晓峰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 229 - 234
  • [2]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吴河勇
    梁晓东
    向才富
    王跃文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2) : 185 - 191
  • [3]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
    张文正
    杨华
    李剑锋
    马军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 289 - 293
  • [4] 单砂体高部位油水倒置分布的成因机制
    张小莉
    查明
    王鹏
    [J]. 沉积学报, 2006, (01) : 148 - 152
  • [5]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杨华
    张文正
    [J]. 地球化学, 2005, (02) : 147 - 154
  • [6]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赵文智
    邹才能
    汪泽成
    李建忠
    李明
    牛嘉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 5 - 13
  • [7]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蒋凌志
    顾家裕
    郭彬程
    [J]. 沉积学报, 2004, (01) : 13 - 18
  • [8] 深盆气成藏平衡原理及数学描述
    张金川
    张杰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 458 - 466
  • [9]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何自新
    付金华
    席胜利
    付锁堂
    包洪平
    [J]. 石油学报, 2003, (02) : 6 - 12
  • [10]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勘探新技术
    杨华
    窦伟坦
    喻建
    宋江海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3, (01) : 32 -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