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小麦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1
作者
宋荷仙
伍玲
朱华忠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四川,小麦,育种,探讨;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8.s2.00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回顾了六十年代以来,四川盆地小麦高产育种取得的成绩,指出单产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收获指数的改良也很显著。分析了当前小麦高产育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三条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对策。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适当增加小穗数;2.改善株型结构,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3.提高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还对公顷产量达7500kg的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形态结构和产量结构提出了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三个生态区小麦株型的比较分析 [J].
魏燮中 ;
俞世蓉 ;
宋荷仙 ;
尚勋武 .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01) :20-26
[2]   绵阳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附视频 [J].
冯达仕 ;
李生荣 .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3) :1-6
[3]   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J].
宋荷仙 ;
李跃建 ;
冯天铭 .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2)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