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释罪:一种可行的刑法实质解释方法——以对“组织卖淫罪”的解释为例

被引:17
作者
徐松林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组织卖淫罪; 语义解释; 以刑释罪; 实质解释;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6.013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由于我国刑法未明确界定组织卖淫罪中"卖淫"、"组织"的含义,因此人民法院在判决组织卖淫案件时比较混乱。我国刑法为组织卖淫罪配置了极为严厉的法定刑,而法定刑的严苛要求罪状必须明晰。持"形式解释论"者无法对"卖淫"、"组织"的含义作出合理解释,原因在于其坚持"先定罪后量刑"、"定罪与量刑无关"的思维定式。对"卖淫"、"组织"含义的解释必须坚持"实质解释论"。以刑释罪、以法定刑的轻重为参照系对罪状进行解释,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刑法实质解释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1227例卖淫嫖娼人员资料分析 [J].
洪清瑜 ;
沈樟 ;
陆忠明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 (11) :3064-3065
[2]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3]   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0, (04) :27-48
[4]   588例卖淫嫖娼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J].
吕艳关 ;
张凤兰 .
中外医疗, 2009, 28 (01) :114+116-114
[5]   离婚原因、后果及社会支持——深圳离婚女性的实证研究 [J].
易松国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2-16
[6]  
组织卖淫罪死刑存废之我见——对汪红英案改判的几点法律思考[J]. 陈有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7]  
边缘的权利[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赵军, 2011
[8]  
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M]. 法律出版社 , 邓子滨, 2008
[9]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5
[10]  
生存与体验[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潘绥铭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