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立法中“组织入罪”的刑事一体化分析

被引:4
作者
倪春乐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组织入罪”; 刑事法一体化; 反恐立法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602 ; 030104 ;
摘要
为了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各国的反恐刑事立法将犯罪圈和刑罚圈扩大到构建犯罪组织的行为上。这种"组织入罪"的立法模式将打击恐怖主义的阵线前移,是立法应对反恐形势的积极调整,也是刑事责任理论发展到"行为人群责任"的体现。反恐实体法中的"组织入罪"大大简化了控方的证明责任,尤其是间接推定的适用是诉讼中控辩平衡出现了不利于辩护方的倾向。我国针对恐怖主义的刑事立法中也存在"组织入罪",并且在国家认定和公布组织名单后,对该罪的证明有进一步简化的趋势。"组织入罪"可能产生一定的负效应,未来的反恐实践应当强化恐怖组织认定标准的明晰化,诉讼证明中注意保持适度推定,同时要避免将正当的人群集合犯罪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比较与借鉴:论恐怖主义犯罪追诉中的恐怖组织认定 [J].
倪春乐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01) :120-126
[2]   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 [J].
刘仁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54-59
[3]   犯罪发展与刑法演变 [J].
储槐植 .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5) :8-11
[4]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 [J].
王秀梅 .
中国法学, 2002, (03) :131-143
[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草案)》的说明 [J].
胡康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02, (01) :18-19
[6]   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 [J].
赵秉志 ;
于志刚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1)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