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略论扬子古陆北缘中晚元古代岛弧构造及其演化
被引:11
作者:
陶洪祥
王全庆
高肇英
何恢亚
裴先治
机构:
来源:
关键词:
岛弧带;
晚元古代;
新元古代;
玄武岩;
基性岩;
北缘;
古陆;
扬子;
D O I:
10.19814/j.jese.1986.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古陆北缘的弧形地带为一发育完整的中晚元古代沟弧盆体系。碧口群属洋壳残片,为海沟及俯冲带之产物,俯冲带内构造变形强烈并有大洋和阿尔卑斯型基性超基性岩带、蛇绿混杂岩带、高压变质蓝闪片岩带。岛弧主体由西乡群及上覆地层组成,经历了水下弧阶段,主弧褶皱隆起阶段和岛弧断块阶段。弧后盆地基底为陆壳,由下元古界后河组及其上的麻窝子组、上两组组成。主孤近陆一侧发育高温低压变质带。由上所述从海沟俯冲带—主弧近陆一侧,发育着完好的双变质带。 中晚元古代位于华北、扬子地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古秦岭大洋,在古洋壳不断扩张作用下,在南侧产生岛弧,开始为水下弧,逐渐露出水面,青白口纪晚期板块俯冲达到高峰期,出现断块作用。早震旦世变成活动陆缘形成火山磨拉石组合。这里应当提出的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可能在青白口纪—早震旦世发生碰撞拼合。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8+97
+97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