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空槽与西南涡耦合影响下的华北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16
作者
买文明 [1 ]
何丽华 [1 ]
田秀霞 [2 ]
梁如意 [3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台
[2] 邯郸市气象局
[3] 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关键词
高空槽; 西南低涡; 物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7月18—20日西南低涡东北上影响华北,造成了华北地区大范围大暴雨过程。本文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场资料,分析了本次西南涡北上加强的原因和造成河北大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西南涡是这次华北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的持续与西南涡和中纬度高空槽(低涡)的耦合过程密切相关;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的发展和加强;高空湿位涡扰动下传,使得西南低涡发展加强;暴雨发生时,其上空正涡度中心和强散度中心相耦合,强的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辐合抬升产生暴雨十分有利;中低层的高能高湿为低涡的发展和暴雨的维持提供了能量和水汽。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王中
    白莹莹
    杜钦
    李东川
    [J]. 气象, 2008, 34 (12) : 63 - 71
  • [2] 河南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云物理结构分析
    金华
    王广河
    游来光
    酆大雄
    [J]. 气象, 2006, (10) : 3 - 10+129
  • [3] 青岛区域性低涡暴雨的气候特征及预报
    凌艺
    黄明政
    李斌
    刘秀珍
    [J]. 气象, 2005, (05) : 66 - 69
  • [4] 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陈忠明
    闵文彬
    崔春光
    [J]. 高原气象, 2004, (S1) : 1 - 5
  • [5] 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作用的个例诊断
    陈忠明
    闵文彬
    缪强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4, (01) : 75 - 80
  • [6] 1998年夏季西南低涡活动与长江上游暴雨
    陈忠明
    徐茂良
    闵文彬
    缪强
    [J]. 高原气象, 2003, (02) : 162 - 167
  • [7] 低涡与晋中夏季暴雨
    赵桂香
    李新生
    [J]. 气象, 2002, (12) : 40 - 42
  • [8] 一次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中尺度诊断
    邹波
    陈忠明
    [J]. 高原气象, 2000, (02) : 141 - 149
  • [9]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理论研究进展.[M].陶诗言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