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体细胞克隆雄性不育系54257/162-5及其保持系

被引:3
作者
马镇荣
陈梅芳
凌定厚
梁承邺
何炳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保持系; 籼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籼稻雄性不育系54257/162-5的基本特性,其母本54257及父本162-5均为离体培养起源的体细胞无性系,分别来自 IR54及IR52。 不育系54257/162-5已回交8代,不育株率100%,自交不结实。花粉败育方面,部分个体表现为典败,部分个体表现为染败,或典败与染败兼而有之。试验表明,不育系54257/162-5个体间这种花粉败育的“分离”并非父本不纯所致,乃该不育系固有的特点。 以114恢、测64、IR24、3550、测222及丰桂6号等6个野败型不育系之恢复系与野败不育系及 54257/162-5测交,恢复程度有较大差异。只有3个(114恢、测64及测222)能使54257/162-5的育性恢复;2个(IR24及3550)只能达到半恢复;有1个(丰桂6号)不仅不能恢复,而且保持了其雄性不育。这表明,不育系54257/162-5与野败不育系在细胞质上可能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 讨论了保持系体细胞克隆162-5的基因型,认为它是由恢复系IR52经离体培养直接变为保持系。这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尚属首例。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籼稻体细胞无性系雄性不育突变的类型 [J].
凌定厚 ;
马镇荣 ;
陈梅芳 ;
梁承邺 ;
何炳森 .
遗传学报, 1991, (02) :132-139+196
[2]   对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分类的初步探讨 [J].
李泽炳 .
作物学报, 1980, (01) :17-26
[3]   水稻雄性不育三系的辐射遗传研究 [J].
陈一吾 ;
周宪 ;
王贵元 .
湖南农业科技, 1979, (06) :1-8
[4]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
[5]  
植物细胞工程与育种[M].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胡含, 1990
[6]   CONSTRUCTION OF RICE CYBRID PLANTS [J].
AKAGI, H ;
SAKAMOTO, M ;
NEGISHI, T ;
FUJIMURA, T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1989, 215 (03) :501-506
[7]   SOMACLONAL VARIATION - A NOVEL SOURCE OF VARIABILITY FROM CELL-CULTURES FOR PLANT IMPROVEMENT [J].
LARKIN, PJ ;
SCOWCROFT, WR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1, 60 (04) :19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