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体细胞无性系雄性不育突变的类型

被引:9
作者
凌定厚
马镇荣
陈梅芳
梁承邺
何炳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 恢保关系; 籼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4—1988年5年间所获得的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起源的雄性不育突变,按它们的性质,可分为花粉败育型,无花粉型和花药退化(或部分退化)型3类。在IR54中,于不同年份(1985和1986年)及不同世代(R1和R2代)发现了表型基本相似,基因型可能也相似的两例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在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突变中,发现1例(54257)为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以多个品种与之测交,杂种一代中有的表现为育性恢复,有的仍然为雄性不育。能保持其雄性不育的品种有珍汕97、二九矮、新锦粘、162-5(来自IR 52的稳定的体细胞无性系),连续回交3代以上均能基本保持不育(但桂朝2号的回交后代不育性尚不稳定)。能使其育性恢复的品种有IR 24、IR 36、IR 54、双二粘、测64等。初步遗传研究表明,54257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核质关系,看来可能具有与野败细胞质完全不同的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9+196 +1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起源于组织培养的籼稻雄性不育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J].
凌定厚 ;
马镇荣 ;
陈琬瑛 ;
陈梅芳 .
遗传学报, 1988, (01) :9-14+82
[2]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celery: screening for resistance to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apii[J] . S. Heath-Pagliuso,J. Pullman,L. Rappapor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