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义错配”与汉英的差异——再谈“他的老师当得好”

被引:23
作者
邓思颖
机构
[1]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关键词
形义错配句; 动名词名物化; 空动词; 参数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本文提出证据支持汉英"形义错配句"的差异跟名物化短语的句法性质有关,特别是跟名物化词头的形态有关。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论证位于"形义错配句"主语的名物化短语,所包含的动词是空动词,属于深层复指,并非由移位产生。跟汉语允许空动词的情况不同,英语的形态不允许空动词,导致部分"形义错配句"无法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也谈“NP1的NP2+V得R”的生成 [J].
刘礼进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32 (03) :44-51
[2]   “他的老师当得好”及汉语方言的名物化 [J].
邓思颖 .
语言科学, 2009, 8 (03) :239-247
[3]   “形义错配”与名物化的参数分析 [J].
邓思颖 .
汉语学报, 2008, (04) :72-79+96
[4]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 [J].
黄正德 .
语言科学, 2008, (03) :225-241
[5]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6, (04) :291-300+383
[6]   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 [J].
司富珍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02) :35-40
[7]   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词的句子 [J].
邓思颖 .
现代外语, 2002, (01) :2-13+1
[8]   伪定语和准定语 [J].
黄国营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1, (04) :38-44
[9]  
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徐阳春, 2006
[10]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张伯江,方梅[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