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措施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顾炽明
黄婷苗
郑险峰
侯仰毅
王朝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用量; 籽粒产量; 养分吸收; 冬小麦;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3.10.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秸秆还田措施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相同区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氮肥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进行一季以5个氮肥用量(0,84,168,252,336kg/hm2)为主处理、秸秆还田与否为副处理的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秸秆还田措施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在低施氮量(<168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有降低趋势,在高施氮量(>252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呈现为相同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处理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3.29%24.46%和15.04%30.05%。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籽粒、茎叶和颖壳中的氮素含量及茎叶和颖壳中的钾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颖壳磷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降低趋势,籽粒中钾素含量受施氮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籽粒的磷素及钾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氮肥配合秸秆还田能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秸秆还田配施适量的氮肥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趋势,秸秆还田后氮肥施用量应高于非秸秆还田的田块,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关中地区冬小麦施氮量不宜高于336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12]   Rapid changes in soil carbon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due to stover removal from no-till corn plots [J].
Blanco-Canqui, Humerto ;
Lal, R. ;
Post, W. M. ;
Izaurralde, R. C. ;
Owens, L. B. .
SOIL SCIENCE, 2006, 171 (06) :468-482
[13]   AMELIORATION OF SOIL PHYSICAL-PROPERTIES BY MUCUNA AFTER MECHANIZED LAND CLEARING OF A TROPICAL RAIN-FOREST [J].
HULUGALLE, NR ;
LAL, R ;
TERKUILE, CHH .
SOIL SCIENCE, 1986, 141 (03) :219-224
[14]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稻田养分淋洗的影响 [J].
汪军 ;
王德建 ;
张刚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02) :316-321
[15]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J].
徐国伟 ;
谈桂露 ;
王志琴 ;
刘立军 ;
杨建昌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8) :2736-2746
[16]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吴涌泉 ;
屈明 ;
孙芬 ;
陈祖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4) :263-268
[17]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14-1018
[18]   长期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J].
孙星 ;
刘勤 ;
王德建 ;
张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587-592
[19]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方法 [J].
胡海生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6) :159-159
[20]   秸秆还田对灌溉玉米田土壤反硝化及N2O排放的影响 [J].
王改玲 ;
郝明德 ;
陈德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84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