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被引:6
作者
丁昌璞
李九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氧化还原; Eh地带性分异; 原位测定; 中国;
D O I
10.13866/j.azr.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用新的电化学方法原位考察了褐土、灰钙土、棕漠土、黑土、风沙土、灌淤土、盐土、碱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综合已有原位测定结果,地带性土壤的电位(Eh)由南向北的空间分异与其水平地带谱相应;亚高山草甸土和灰褐土的氧化还原状况随山体高度和植物群落而呈垂直分异趋势。比较了自然土壤、旱作土壤和水稻土的电位(Eh)差异和特征,水稻土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远较自然土壤和旱作土壤中者为甚,其强度和速度不逊于南方地区水稻土。新的电化学方法的原位测定贴近于自然。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壤和水研究中的电化学方法.[M].于天仁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2]  
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M].于天仁;陈志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3]  
中国土壤.[M].熊毅;李庆逵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4]  
土壤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M].于天仁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5,
[5]   认识客观规律,促进干旱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J].
郑度 .
干旱区研究, 2005, (03) :285-286
[6]   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成因与草业发展研究 [J].
马永欢 ;
樊胜岳 ;
姜德娟 ;
张明义 ;
张春花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217-220
[7]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空间分异和特征 [J].
丁昌璞 ;
保学明 ;
潘淑贞 ;
吴又先 .
土壤学报, 1993, (03) :289-296
[8]   鼎湖山、尖峰岭和那大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J].
丁昌璞 ;
吴又先 .
土壤学报, 1991, (03) :2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