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PM2.5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28
作者
欧阳琰
蒋维楣
刘红年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 PM2.5; 数值模拟; 二次气溶胶;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05.022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发展了南京大学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NJU-CAQPS),在模式系统中引入了气溶胶模块.运用该系统对南京地区冬夏两季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检验发展后的模式系统对于细颗粒物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南京市城近郊内冬夏两季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一般在半夜和清晨会出现较高浓度,午后至傍晚浓度较低.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冬夏两季算例的浓度日均值之比为1.51.空间分布受到排放源位置、地面流场等因素影响.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占相当的份额,冬夏两季算例中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5%,夏季二次气溶胶对PM2.5浓度贡献较冬季大.与实际观测资料的对比验证表明,经过发展的该模式系统对于城市PM2.5等颗粒物的模拟性能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北京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特征研究 [J].
李卫军 ;
邵龙义 ;
李金娟 ;
杨书申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 (02) :18-20
[2]   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质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卢艳 ;
费建芳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4) :78-82
[3]   广州夏季大气中碳气溶胶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J].
赖森潮 ;
叶计朋 ;
张颖仪 ;
邹世春 ;
曹军骥 ;
李顺诚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1-65
[4]   东亚地区春季二氧化硫的输送与转化过程研究 I.模式及其验证 [J].
张美根 ;
徐永福 ;
Itsushi Uno ;
Hajime Akimoto .
大气科学, 2004, (03) :321-329
[5]  
北京地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 于建华,虞统,魏强,王欣,时建纲,李海军.环境科学研究. 2004(01)
[6]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及其应用 [J].
房小怡 ;
蒋维楣 ;
吴涧 ;
张宁 ;
刘红年 ;
徐天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11-115
[7]   南京市大气中PM10、PM2.5日污染特征 [J].
王荟 ;
王格慧 ;
黄鹂鸣 ;
高士祥 ;
王连生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5) :54-56+62
[8]   北京地区夏季PM10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19-427
[9]   TRACE-P期间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气溶胶的模拟研究 [J].
张美根 ;
韩志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1) :1-6
[10]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的特征 [J].
王荟 ;
王格慧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3, (01)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