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52
作者
程钰 [1 ]
刘雷 [1 ]
任建兰 [1 ]
来逢波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县域经济; 空间格局; 济南都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区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县域尺度为视角构建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测度指数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以济南都市圈34个县市为例,构建11种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组合类型,得出以下结论:①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区域差异较大,以低可达性和较高可达性为主,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小,以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主;②34个县市的交通经济组合类型分为11类,以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为主;③低可达性低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县市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德州、聊城、滨州等地市。研究济南都市圈县域尺度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黄淮海平原地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 [J].
周宁 ;
郝晋珉 ;
邢婷婷 ;
王姣 ;
洪舒蔓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91-96
[2]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J].
陈松林 ;
陈进栋 ;
韦素琼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07-815
[3]   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兰小机 ;
刘德儿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280-1293
[4]   中原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 [J].
孟德友 ;
沈惊宏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7-14
[5]   都市圈循环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 [J].
慈福义 ;
李铁军 .
生态经济, 2012, (06) :67-71+112
[6]   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基于“八五”以来淮安市的实证研究 [J].
刘传明 ;
张义贵 ;
刘杰 ;
董留群 .
经济地理, 2011, 31 (12) :2028-2033
[7]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黄晓燕 ;
曹小曙 ;
李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85-999
[8]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 [J].
郭晓丽 .
商业时代, 2011, (16) :144-145
[9]   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 [J].
孙威 ;
张有坤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62-1569
[10]   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 [J].
石京 ;
黄谦 ;
吴照章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 (06) :1077-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