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与替代融资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玉波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替代融资;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0.02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3 ;
摘要
土地财政规模及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呈现出与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基本区域规律。从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利用未来若干年收益融资本质,阐述土地财政替代融资机制涵义。选取2000—2012年地方财政收支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并结合定性方法,将31省区划分为淡出、高度、中度、低度4类融资区域。依据公共财政、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构建土地财政替代融资机制政策方案。国家层面:建立财事权相平衡财政体制、完善征地补偿与政绩考核制度、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征收物业税;区域层面:发挥土地整理潜力的财政功效、改变土地财政为动力源泉的城市化、发行地方基础设施债券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融资、发展高端服务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增加税源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地财政”的融资视角探析 [J].
张旭 ;
陈建华 .
农村经济, 2014, (02) :71-75
[2]   地方土地财政收益分配:基本逻辑与转型路径 [J].
刘明慧 ;
路鹏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02) :73-80
[3]   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 [J].
赵燕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1) :1-13
[4]   新世纪以来土地财政对城镇化扭曲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崔军 ;
杨琪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01) :55-64
[5]   我国房地产如何破解“土地财政”之殇 [J].
饶国霞 ;
葛扬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4, (01) :71-78
[6]   政治激励机制下的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李勇刚 ;
高波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12) :15-22
[7]   土地财政、补偿机理与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以江西省南昌县为考察样本 [J].
李春根 ;
杨珊 ;
王乔 ;
席卫群 .
财政研究, 2013, (12) :32-35
[8]   试析土地财政对城市发展影响——以某省H市为例 [J].
张新颖 ;
张天勖 ;
吕萍 .
浙江学刊, 2013, (06) :197-204
[9]   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J].
薛翠翠 ;
冯广京 ;
张冰松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1) :90-96
[10]   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与区域特性分析 [J].
吴冠岑 ;
牛星 ;
田伟利 .
经济地理, 2013, (07) :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