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茎蘖苗和栽插密度对协优57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施伏芝
苏泽胜
罗志祥
高峰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寿县迎河农技站
关键词
协优57; 不同茎蘖苗; 栽插密度; 产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1.04.007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三因素的随机区组分析 ,得出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不同茎蘖苗、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不同茎蘖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组合以协优 5 7的产量较高 ,密度和秧苗素质以 2 2 .5万穴 /hm2 和 3个茎蘖苗的产量较高 ;组合×不同茎蘖苗以汕优 6 3在茎蘖苗为 3个时产量较高 ,而协优 5 7因其成穗率高 ,穗子大 ,在不同的茎蘖苗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说明其适应性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0+446 +4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协优57正交栽培试验研究
    施伏芝
    苏泽胜
    罗志祥
    添先福
    [J].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05) : 433 - 434
  • [2] 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期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罗志祥
    朱启升
    苏泽胜
    施伏芝
    阚画春
    [J].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03) : 7 - 9+33
  • [3]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
    陈周前
    吴文革
    [J].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01) : 36 - 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