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共轭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57
作者
郝天珧 [1 ]
徐亚 [1 ]
孙福利 [1 ]
游庆瑜 [1 ]
吕川川 [1 ]
黄松 [1 ]
丘学林 [2 ]
胡卫剑 [1 ]
赵明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 共轭大陆边缘; 物性拟合剖面; 构造属性;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5 [大陆边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南海最新的重磁资料,在岩石物性分析和全海域分带变倾角化极磁异常反演磁性基底分布的基础上,选择6条典型剖面拟合反演其密度与磁性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部结构的对比分析.反演中尽可能以海底地震仪探测数据(OBS)、多道地震等结果作为约束,其中FF'剖面层速度分析是利用"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973项目2009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并利用了OBS2009南沙段数据对重力数据进行了物性结构拟合反演.根据剖面深部结构与物性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南海北部、南部陆缘均应以非火山型构造属性为主.北部陆缘CC'剖面以东,虽有下地壳高密度层存在并伴有活跃的岩浆活动,但缺乏典型向海倾斜反射层(SeawardDipping Reflectors)存在的证据,推断高密度层应与浅表岩浆岩一样,是海底扩张之后陆缘裂解过程中的产物.中沙隆起与礼乐盆地区的磁性基底和深部结构特征十分相似,推断在海盆拉张之前应为同一块体,属于共轭大陆边缘中的"共轭点".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表明:在陆坡坡脚附近有中生界分布,但层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可能整条剖面上的中生界并不完全连续.
引用
收藏
页码:3098 / 311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南海南部陆缘构造变形特征及伸展作用:来自两条973多道地震测线的证据 [J].
丁巍伟 ;
李家彪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038-3056
[2]   南海南部深地震探测及南北共轭陆缘对比 [J].
赵明辉 ;
丘学林 ;
徐辉龙 ;
夏少红 ;
吴振利 ;
李家彪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5) :823-830
[3]   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中横波的识别与应用 [J].
卫小冬 ;
赵明辉 ;
阮爱国 ;
丘学林 ;
夏少红 ;
朱俊江 ;
黄海波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5) :72-80
[4]   南海南部海底地震仪试验及初步结果 [J].
吴振利 ;
阮爱国 ;
李家彪 ;
牛雄伟 ;
李细兵 ;
刘宏扬 .
海洋学研究, 2010, 28 (01) :55-61
[5]   潮汕坳陷中生代沉积的折射波2D速度结构和密度 [J].
阮爱国 ;
牛雄伟 ;
吴振利 ;
吴招才 ;
薛彬 .
高校地质学报, 2009, (04) :522-528
[6]   南海磁性基底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徐亚 ;
赵百民 ;
张永军 ;
彭利丽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1) :2763-2774
[7]   油气资源探测中的物性研究 [J].
赵百民 ;
郝天珧 ;
徐亚 ;
杨梦雄 ;
赵玉合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5) :1689-1695
[8]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黄松 ;
徐亚 ;
李志伟 ;
胥颐 ;
雷受旻 ;
杨金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785-1796
[9]   南海中北部地壳深部结构探测新进展 [J].
吴振利 ;
阮爱国 ;
李家彪 ;
丁巍伟 ;
李湘云 ;
丘学林 ;
赵明辉 ;
郭兴伟 .
华南地震, 2008, (01) :21-28
[10]   南沙海域沉积盆地及油气资源分布 [J].
姚伯初 ;
刘振湖 .
中国海上油气, 2006, (03) :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