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被引:104
作者
徐学义 [1 ,2 ,3 ]
李荣社 [2 ,3 ]
陈隽璐 [1 ,2 ,3 ]
马中平 [1 ,2 ,3 ]
李智佩 [1 ,2 ,3 ]
王洪亮 [2 ,3 ]
白建科 [1 ,2 ,3 ]
唐卓 [1 ,2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古生代构造演化; 三块两带构造格局; 新疆北部; 古亚洲洋; 中亚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最近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资料揭示,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三块两带"的构造格局,并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地质、地球物理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部应存在一个至少发育前震旦系的古老陆块;初步认为东准噶尔北自额尔齐斯构造带东南的玛依鄂博地区至南部的卡拉麦里构造带南界,整体为一增生杂岩体,西准噶尔自额尔齐斯构造带南缘至谢米斯台南缘亦为一增生杂岩体。提出新疆北部加里东运动表现为准噶尔-吐哈陆块、中天山陆块群、伊犁地块等拼合形成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从新疆北部泥盆系建造组合和沉积环境演变视角,探讨了早古生代形成的哈萨克板块北部洋盆从早泥盆世开始,至晚泥盆世拼合,洋盆经历了逐渐变浅直至消亡的演化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出南天山为一巨大的增生杂岩体,代表了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最后增生拼合的位置,亦是古亚洲洋在中国境内最后闭合的位置,闭合的时限为早石炭末期。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三块两带"基本框架:即在统一哈萨克斯坦板块形成后,自北而南依次存在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及其间的准噶尔洋盆和南天山洋盆。晚泥盆世哈萨克斯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完成增生拼贴;早石炭世末,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完成增生拼贴,古亚洲洋结束洋陆转换;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伸展至大陆裂谷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21 / 15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北疆区域地质调查阶段性成果与新认识 [J].
李荣社 ;
计文化 ;
校培喜 ;
马中平 ;
陈隽璐 ;
潘术娟 .
新疆地质, 2012, 30 (03) :253-257
[2]   阿尔泰地区玛因鄂博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J].
张越 ;
徐学义 ;
陈隽璐 ;
张红英 ;
唐卓 ;
孙小攀 ;
李现冰 .
地质通报, 2012, 31 (06) :834-842
[3]   论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来自伊宁地块石炭系的新证据 [J].
李永军 ;
李注苍 ;
佟丽莉 ;
高占华 ;
佟黎明 .
岩石学报, 2010, 26 (10) :2905-2912
[4]   准噶尔北部蛇绿岩形成时限新证据及其东、西准噶尔蛇绿岩的对比研究 [J].
张元元 ;
郭召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2) :421-430
[5]   西准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 [J].
辜平阳 ;
李永军 ;
张兵 ;
佟丽莉 ;
王军年 .
岩石学报, 2009, 25 (06) :1364-1372
[6]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晚古生代若干不整合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J].
李永军 ;
张天继 ;
栾新东 ;
王小刚 ;
杨高学 ;
佟黎明 .
地球学报, 2008, (02) :145-154
[7]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蛇绿岩SHRIMP年龄、Nd-Sr同位素特征及构造意义 [J].
李文铅 ;
马华东 ;
王冉 ;
王核 ;
夏斌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773-780
[8]   新疆东天山剪切带型金矿床时代研究 [J].
陈文 ;
张彦 ;
秦克章 ;
王清利 ;
王义天 ;
刘新宇 .
岩石学报, 2007, (08) :2007-2016
[9]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J].
何国琦 ;
刘建波 ;
张越迁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7, (07) :1573-1576
[10]   阿尔泰山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启示 [J].
张招崇 ;
周刚 ;
闫升好 ;
陈柏林 ;
贺永康 ;
柴凤梅 ;
何立新 .
地质学报, 2007, (03) :34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