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7·21”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迎新 [1 ,2 ]
李宗涛 [1 ]
姚学祥 [3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台
[2]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3]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雨团; 垂直结构;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卫星等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NCAR 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京津冀"7·21"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α中尺度雨带中镶嵌着β中尺度的雨团;α中尺度MCC后部不断有γ、β中尺度对流云团从西侧或西南侧合并补充;中尺度滤波后发现造成京津冀"7·21"暴雨的系统为低层的中尺度切变线,东移过程中加深为中尺度低涡扰动,中尺度切变或低涡位于对流层中低层(为近乎直立的正涡度柱),高层为辐散场(负涡度),但负涡度值与中低层正涡度值要小得多,说明主要是中低层的系统强;分析VDRAS资料同样发现对流层低层强辐合,存在中尺度涡度柱,其上方是中尺度反气旋,热力结构为上暖湿下冷湿。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俞小鼎 .
气象, 2012, 38 (11) :1313-1329
[2]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二)极端性降水成因初探及思考 [J].
孙军 ;
谌芸 ;
杨舒楠 ;
代刊 ;
陈涛 ;
姚蓉 ;
徐珺 .
气象, 2012, 38 (10) :1267-1277
[3]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4]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J].
谌芸 ;
孙军 ;
徐珺 ;
杨舒楠 ;
宗志平 ;
陈涛 ;
方翀 ;
盛杰 .
气象, 2012, 38 (10) :1255-1266
[5]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 [J].
孙继松 ;
何娜 ;
王国荣 ;
陈明轩 ;
廖晓农 ;
王华 .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218-225
[6]   北京局地暴雨过程中近地层辐合线的形成与作用 [J].
李青春 ;
苗世光 ;
郑祚芳 ;
李耀东 ;
曹晓彦 .
高原气象 , 2011, (05) :1232-1242
[7]   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东北暴雨的关系 [J].
袁美英 ;
李泽椿 ;
张小玲 ;
李勋 ;
徐南平 .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1224-1231
[8]   突发性暴雨中尺度分离对比分析 [J].
孙田文 ;
杜继稳 ;
张弘 ;
张社岐 .
气象科技, 2004, (02) :65-70
[9]   气象场的几种中尺度分离算子及其比较 [J].
夏大庆 ;
郑良杰 ;
董双林 ;
宋丽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3, (03) :3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