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增温对长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52
作者
李娜 [1 ,2 ]
王根绪 [1 ]
高永恒 [1 ]
王俊峰 [3 ]
柳林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不详
关键词
模拟增温; 高寒草甸;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壤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长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采用增温棚模拟增温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风火山地区典型的高寒沼泽和高寒草甸在两种增温梯度条件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1)模拟增温显著提高了增温棚内的气温和5 cm土壤温度,高寒沼泽草甸区不封顶增温棚平均气温和5 cm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升高2.54℃和0.68℃,封顶增温棚平均气温和5 cm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提高4.99℃和1.43℃;高寒草甸区内不封顶和封顶增温棚5 cm土壤平均温度分别较对照提高0.31℃和3.93℃。(2)模拟增温对两种草甸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表现不一致,高寒沼泽草甸中开顶和封顶式增温棚05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520 cm土层中却增加;相反的,高寒草甸中开顶和封顶式增温棚05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加,520 cm土层中减少。(3)模拟增温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但由于封顶式增温棚增温幅度过大,抑制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导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降低。(4)模拟增温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在两种草甸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小,蔗糖酶活性在两种草甸中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情况。同时,封顶增温棚内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加的幅度,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减少的幅度均小于开顶式增温棚内的酶活性。两种草甸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情况不一致,这与不同类型草甸中土壤理化性质、水热状况、土壤代谢、植物种类及土壤生物(动物和微生物)区系、数量和生物多样性等因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2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潘新丽
    林波
    刘庆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 1637 - 1643
  • [2] 青藏高原沼泽及高寒草甸生长期内CO2排放
    王俊峰
    王根绪
    王一博
    李元寿
    [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 17 - 23
  • [3]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林文雄
    熊君
    周军建
    邱龙
    沈荔花
    李振方
    陈慧
    郝慧荣
    陈婷
    林瑞余
    何海斌
    梁义元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 1 - 8
  • [4]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对人为干扰梯度的响应——以风火山高山嵩草草甸为例
    周国英
    陈桂琛
    陈志国
    马世震
    韩友吉
    [J]. 冰川冻土, 2006, (02) : 240 - 248
  • [5] 几个典型华南人工林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性研究
    薛立
    吴敏
    徐燕
    李燕
    屈明
    [J]. 土壤学报, 2005, (06) : 1017 - 1023
  • [6] 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的影响条件研究
    杨绒
    赵满兴
    周建斌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2) : 107 - 111
  • [7] 青藏铁路风火山段晚第四纪断裂活动分析
    吴中海
    吴珍汉
    韩金良
    张永双
    胡道功
    江万
    [J]. 现代地质, 2005, (02) : 181 - 188
  • [8]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全球意义
    王根绪
    程国栋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2, (06) : 693 - 700
  • [9]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
    李琪
    程国栋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1, (04) : 346 - 352
  • [10]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氧化剂的选择
    周建斌
    李生秀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3) : 299 -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