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中国极端气温分析

被引:12
作者
高路 [1 ,2 ]
Karsten Schulz [3 ]
陈兴伟 [1 ,2 ]
林广发 [1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再分析资料; ECMWF; 累积分布函数; 分位数; 中国;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中国陆域1989年-2009年3小时0.71°格点的ERA-Interim地表2m气温预报数据,运用累积分布函数与分位数对研究区的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为极端低温的集聚区,极端低温逐步沿西北-东南方向递增;青藏高原为全国极端高温中的唯一冷中心,西北盆地为最热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空间分布规律,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可信度。结合分位数方法定量分析了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为极端气候事件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106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NCEP/NCAR再分析资料所揭示的全球季风降水变化 [J].
林壬萍 ;
周天军 ;
薛峰 ;
张丽霞 .
大气科学 , 2012, (05) :1027-1040
[2]   1961~2008年中国大陆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J].
赵军 ;
师银芳 ;
王大为 ;
付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3) :52-56
[3]   4种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研究进展 [J].
谢潇 ;
何金海 ;
祁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5) :58-65
[4]   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赵天保 ;
符淙斌 ;
柯宗建 ;
郭维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3) :242-254
[5]   国外几套再分析资料的对比与分析 [J].
邓小花 ;
翟盘茂 ;
袁春红 .
气象科技, 2010, (01) :1-8
[6]   中国近58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 [J].
龚志强 ;
王晓娟 ;
支蓉 ;
封国林 .
物理学报, 2009, 58 (06) :4342-4353
[7]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Ⅰ.气候特征与影响评估 [J].
王凌 ;
高歌 ;
张强 ;
孙家民 ;
王遵娅 ;
张勇 ;
赵珊珊 ;
陈鲜艳 ;
陈峪 ;
王有民 ;
陈丽娟 ;
高辉 .
气象, 2008, (04) :95-100
[8]   南水北调受水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J].
桑国庆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 (01) :14-17
[9]   重庆市2006年特大旱灾分析与灾后恢复性研究 [J].
高路 ;
陈思 ;
周洪建 ;
罗奎 ;
王静爱 ;
毛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21-26
[10]   中国区域ERA-40、NCEP-2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初步比较与分析 [J].
赵天保 ;
符淙斌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