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喀斯特地区城市杨树人工林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13
作者:
李素敏
[1
]
田大伦
[1
,2
]
闫文德
[1
,3
]
方晰
[1
,2
]
邓湘雯
[1
,3
]
刘茜
[4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 贵州省林业厅
来源: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杨树人工林;
碳素含量;
C贮量;
空间分布;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5.035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喀斯特地区城市25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素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0~15cm表层最多,为24.63g.kg-1,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土壤碳贮量为121.26t.hm-2,0~15cm土层碳贮量占总量的28.56%,0~60cm土层碳贮量分布均衡;杨树各器官中碳素含量变化范围是446.65~580.25g.kg-1,高低排序为树干>树皮>树根>树叶>树枝;林分植被各层次平均碳素含量高低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平均碳素含量依次为已分解>半分解>未分解;杨树林分中各器官碳贮量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根>树皮>树叶>树枝,其中树干碳贮量为34.14t.hm-2,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8.44%;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86.98t.hm-2,其中乔木层的碳贮量为58.42t.hm-2,占总量的31.25%,灌木层和草本层占总量的2.18%,死地被物层占总量的1.72%;林地土壤(0~60cm)的碳贮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64.85%;乔木层和土壤层碳贮量是杨树生态系统碳贮量的主体部分。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喀斯特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碳汇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