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石林地质公园喀斯特山地天然林和人工林凋落物与死地被物的动态特征

被引:33
作者
吴毅 [1 ]
刘文耀 [1 ]
沈有信 [1 ]
崔建武 [1 ]
李玉辉 [2 ]
刘伦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凋落物; 死地被物; 持水力; 喀斯特; 天然林; 人工林; 石林地质公园;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3.009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景区及其保护区内喀斯特山地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与数量及其动态,地表死地被物现存量与持水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保护较好的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林的年凋落量达7.26 t/hm2;而以团花木新姜子(Neolitsea homiantha)为主的次生林只有1.98 t/hm2;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和干香柏(Cupressus duclouxiana)人工林年凋落量分别是2.49 t/hm2和4.07 t/hm2。这些森林的凋落节律相似,都呈明显的“双峰型”。在地表死地被物现存量方面,干香柏林因其叶片难以分解而具有较高的地表现存量,为13.59 t/hm2,随后依次为滇青冈林(7.57 t/hm2),团花新木姜子次生林(5.02 t/hm2)和云南松人工林(4.83 t/hm2),死地被物的持水量与其现存量的大小顺序一致。根据森林年凋落量与死地被物现存量的数量关系,表明保护较好的滇青冈林内枯枝落叶的分解率明显大于次生林和人工林,周转期也短,涵养水分能力也较强。因此,应加强对喀斯特山地自然森林的保护,同时也注意对现有人工林的改造,引进一些阔叶树种,提高群落结构的整体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云南石林地区石灰岩山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 [J].
崔建武 ;
刘文耀 ;
李玉辉 ;
沈有信 ;
刘伦辉 .
广西植物, 2005, (06) :517-525
[2]   滇中喀斯特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J].
沈有信 ;
刘文耀 ;
李玉辉 ;
崔建武 .
广西植物, 2005, (04) :321-326
[3]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薛立 ;
何跃君 ;
屈明 ;
吴敏 ;
徐燕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15-321
[4]   东北地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凋落量的比较 [J].
李雪峰 ;
韩士杰 ;
李玉文 ;
侯炳柱 ;
李雪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5) :783-788
[5]   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李志安 ;
邹碧 ;
丁永祯 ;
曹裕松 .
生态学杂志, 2004, (06) :77-83
[6]   四川省茂县四种人工林凋落物研究 [J].
孔维静 ;
郑征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4) :27-31
[7]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J].
官丽莉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菊秀 ;
张倩媚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4) :449-456
[8]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0-64
[9]   滇东南岩溶山地退化植被土壤种子库的储量与组成 [J].
沈有信 ;
江洁 ;
陈胜国 ;
蔡光丽 ;
张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1) :101-106
[10]   滇东喀斯特山地土壤种子及其分布特征 [J].
沈有信 ;
张平 ;
蔡光丽 ;
陈胜国 ;
江洁 .
山地学报, 2003, (06) :707-711